民间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怎么算,以及法律特征(民间借款合同的法律特征)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06-01
一、民间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怎么算民间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一般情况下为3年。借贷双方明确约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从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算。借款到期后,债务人没有返还借款,债权人明知债权已到期而债务人未能偿还欠款、权利遭受侵害而不追索的,即关于更多《民间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怎么算,以及法律特征民间借款合同的法律特征》的疑问,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在律网
一、

民间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怎么算

  民间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一般情况下为3年。

  借贷双方明确约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从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算。借款到期后,债务人没有返还借款,债权人明知债权已到期而债务人未能偿还欠款、权利遭受侵害而不追索的,即明知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借款到期日)三年内不主张,即认定超过诉讼时效。当然,如果在追讨借款的过程中,债务人又重新承诺了履行期限的,构成诉讼时效的中断,该借款的诉讼时效从新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日重新计算。对于超过诉讼时效的债务,就要想法让债务人自愿还款,或者让债务人与债权人达成还款协议,实在不行的话让债务人签收催收通知。

二、

民间借款合同的法律特征

  民间借款合同的法律特征:

  1.民间借款合同是不要式合同。民间借款合同的形式可由当事人自行确定,可以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采用口头形式。

  2.民间借款合同可以有偿也可以无偿。有偿借款合同就是借款人要向贷款人支付利息。与金融机构借款合同关系中发放贷款是贷款人的经营业务不同,民间借款合同的贷款人不是以经营贷款为其业务,借给他人款项是否收取利息由当事人自主协商确定。

  3.民间借款合同是实践合同。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

三、

民间借款合同生效的要件

  在律网提醒您,民间借款合同的生效条件包括: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4.附生效条件或期限的合同,条件成就或期限到来;

  5.法律、法规规定应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合同,手续的完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九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

70
分享
扫一扫进入手机端

免责申明

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头条置顶
顶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