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权侵权立案标准是什么,名誉权侵权的形式有哪些(名誉权侵权的形式有哪些)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06-01
一、名誉权侵权立案标准是什么名誉权侵权立案标准是:1.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侵权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为。2.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从法理上讲,对于公众人物提起的名誉侵权之诉,在主观过错方面的考察,应关于更多《名誉权侵权立案标准是什么,名誉权侵权的形式有哪些名誉权侵权的形式有哪些》的疑问,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在律网
一、

名誉权侵权立案标准是什么

  名誉权侵权立案标准是:

  1.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侵权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为。

  2.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从法理上讲,对于公众人物提起的名誉侵权之诉,在主观过错方面的考察,应当以行为人是否具有实际恶意为标准。

  3.被侵害的对象应当是特定的人。

  4.在后果上,侵权人的行为对受害人的名誉造成了较严重的损害,使受害人感觉到一种不公正的社会压力或心理负担,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遭受创伤。

二、

名誉权侵权的形式有哪些

  名誉权侵权的形式:

  1.侮辱。侮辱是指故意通过言语、文字或者行为举止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行为的主观状态应当是故意,其方式可以是言语、书面文字或者行为举止,也可以使上述集中方式的混合。

  2.诽谤。诽谤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散布有关他人的虚假事实,导致他人名誉降低或者毁损的行为。

  3.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

三、

名誉权包括哪些内容

  名誉权包括如下内容:

  1.名誉保有权,即使自己的社会评价不降低,不丧失,以及改善和提高自己社会评价的权利;

  2.名誉维护权,即其他任何人都不得有恶意贬损或损害自己名誉的行为;

  3.名誉利益支配权,即名誉权人可以利用自己的名誉从事活动,并享有因此获得的合法利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74
分享
扫一扫进入手机端

免责申明

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头条置顶
顶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