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鉴定是什么意思,程序有什么(司法鉴定程序有什么)

司法鉴定是什么意思
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在律网提醒您,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由司法机关或当事人委托法定鉴定单位,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依照法定程序作出鉴别和判断的一种活动。
司法鉴定程序有什么?
司法鉴定程序有:
1.委托,司法鉴定机构和社会专业司法鉴定人接受司法机关的委托,从事委托请求事项的司法鉴定;非诉讼案件鉴定的受托从其行业规定。
2.受理,司法鉴定机构收到委托书后,应对委托人的委托事项进行审核
3.初次鉴定,鉴定机构受理案件后,应当指派具有社会专业司法鉴定资格的人员承担鉴定工作,同一鉴定事项应当由两名具有社会专业司法鉴定资格的人员进行。
4.补充鉴定,应当对委托人请求的事项进行审查,不属于规定的情形,社会专业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向委托人说明情况,并退回委托书。
5.重新鉴定,专业司法鉴定机构应当要求委托人提供与原鉴定材料相同的材料。
6.复核鉴定,对鉴定结论有异议需进行复核鉴定的,其他资质较高的司法鉴定机构可以接受委托,进行复核鉴定。
7.司法鉴定文书的出具
8.出庭,司法鉴定人应当按照司法机关或者仲裁机关的要求按时出庭。
司法鉴定需要什么材料?
司法鉴定需要的材料有:
1.申请表;
2.证明申请者身份的相关文件;
3.住所证明和资金证明;
4.相关的行业资格、资质证明;
5.仪器、设备说明及所有权凭证;
6.检测实验室相关资料;
7.司法鉴定人申请执业的相关材料;
8.相关的内部管理制度材料;
9.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申请人应当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