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泄露方式,泄露个人信息的后果(泄露个人信息的后果)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06-02
一、个人信息泄露方式个人信息泄露的方式::1.快递单、火车票、银行对账单。这些单证上有姓名、银行卡号、消费记录等信息,随意丢弃容易造成私人信息泄露。2.各类网购、虚拟社区、社交网络账户。不论是网络购物还是注册一些论坛、社区、网站关于更多《个人信息泄露方式,泄露个人信息的后果泄露个人信息的后果》的疑问,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在律网
一、

个人信息泄露方式

  个人信息泄露的方式::

  1.快递单、火车票、银行对账单。这些单证上有姓名、银行卡号、消费记录等信息,随意丢弃容易造成私人信息泄露。

  2.各类网购、虚拟社区、社交网络账户。不论是网络购物还是注册一些论坛、社区、网站,或者在微博、QQ空间发布信息,或多或少都会留下个人信息。

  3.商家各种促销活动,办理会员卡等。如商家“调查问卷表”,购物抽奖活动或者申请免费邮寄资料、会员卡活动要求填写详细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等。

  4.招聘网站泄露个人信息。简历中的个人信息一应俱全,这些内容可能会被非法分子以极低价格转手。

  5.报名、复印资料后信息被利用。各类考试报名、参加网校学习班等,经常要登记个人信息。一些打字店、复印店利用便利,将客户信息资料存档留底。

  6.身份证复印件滥用。银行开户、手机入网、甚至办理会员卡、超市兑换积分都要身份证。

二、

泄露个人信息的后果

  泄露个人信息的后果:

  1.垃圾短信、骚扰电话、垃圾邮件源源不断。

  2.冒名办卡透支欠款。有人通过买来你的个人信息,复制你的身份证,在网上骗取银行的信用,从银行办理出各种各样的信用卡,恶意透支消费,然后银行可能直接将欠费的催款单寄给了身份证的主人。

  3.案件事故从天而降。在律网提醒您,不法分子可能利用你的个人信息,进行违反犯罪活动,你可能不明不白被警察传唤或被法院传票通知出庭。

  4.账户钱款不翼而飞。

  5.个人名誉无端受毁。

三、

泄露个人信息怎么样处罚

  个人信息泄露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83
分享
扫一扫进入手机端

免责申明

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头条置顶
顶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