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视权中止的情况(法院判决探视权的依据)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07-18
探视权中止的情况探视权中止的情况有:1.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2.子女不愿意被探望,探望对子女产生不良影响,探望人对子女有侵权或犯罪倾向的;3.探视方对子女的道德形成有不良影响的等。二、法院判决探视权的关于更多《探视权中止的情况法院判决探视权的依据》的疑问,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
探视权中止的情况
探视权中止的情况有:
1.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
2.子女不愿意被探望,探望对子女产生不良影响,探望人对子女有侵权或犯罪倾向的;
3.探视方对子女的道德形成有不良影响的等。
二、
法院判决探视权的依据
若双方对探望权行使方式和时间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法院会根据有探望权父母实际情况,根据子女的年龄、身体状况等情况,根据不同探望方式的特点,本着对孩子身心健康有利的原则来确定具体探望方式、时间和地点。同时法院在判决中应对探望权的安排作出明确确定,增强可操作性,以免当事人在执行时发生争议。
在律网提醒您,一般情况下,法院会判决每月一至二次的探望时间,原则上探望会安排在周末,由探望权人自行到另一方住处或是子女所在学校将孩子接回,周日下午再负责送回。根据案情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判决。
三、
探视权中止后恢复的条件是什么?
探视权中止后恢复的条件:
1.享有探望权的父或母提出恢复探望权的请求;
2.证明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况已经完全消失。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有权探望子女,对方有义务协助。行使探视权的方式和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母探望子女,对子女身心健康不利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原因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32


扫一扫进入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