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纠纷调解的步骤_发生医疗纠纷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09-26
医患纠纷调解的步骤医患纠纷调解的步骤:1.调委会应当指定1名或2名人民调解员主持调解,医患双方当事人对调解员提出回避要求理由成立的,应当予以调换;2.医患双方当事人可聘请律师或委托代理人参加调解;3.调解应当在专门设置的关于更多《医患纠纷调解的步骤发生医疗纠纷的处理方式有哪些》的疑问,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在律网
一、

医患纠纷调解的步骤

  医患纠纷调解的步骤:

  1.调委会应当指定1名或2名人民调解员主持调解,医患双方当事人对调解员提出回避要求理由成立的,应当予以调换;

  2.医患双方当事人可聘请律师或委托代理人参加调解;

  3.调解应当在专门设置的调解场所进行;

  4.调解人员进行调解时应当做好调解笔录。

  5.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医疗纠纷,按照双方当事人达成的协议制作书面调解协议书。

  6.经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医疗纠纷,告知其他解决途径。

  7.分析医疗纠纷形成的原因,向医疗机构提出医疗纠纷防范意见和建议。

  8.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医疗纠纷调解咨询服务。

二、

发生医疗纠纷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发生医疗纠纷的处理方式有:

  1.双方自愿协商解决的,应当在专门场所协商;

  2.申请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的,由医患双方共同向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

  3.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三、

医疗纠纷的特点

  医疗纠纷的特点:

  1.医院在医疗中往往未能尽到告知的义务,导致医疗纠纷。在这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1)医生不履行告知义务。医疗过程中,患者不清楚医生的治疗方案、做法、目的。

  (2)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使用了过于简单和专业化的语言,令患者不知所云。

  (3)不完全履行告知义务,在律网提醒您,主要体现在不将某些药物或治疗方法中确实存在但又概率极低的副作用告知患者或其家属。 

  2.患者对医院侵犯隐私权反映较多。比如对身体的检查或治疗,特别是对特殊部位的检查或治疗,应尽量选择同性医生进行,至少应在与检查不相关人员视线外进行,无关人员应回避。

  3.医疗事故鉴定程序有待完善。在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中,鉴定委员处在很重要的地位,决定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医院有无差错、过错等问题。但现在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存在不少缺陷。如不查封病历,开鉴定会时没有固定程序,被询问的证人不回避,不告知患者鉴定委员的身份。

70
分享
扫一扫进入手机端

免责申明

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头条置顶
顶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