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经济损失如何去认定_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区别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10-07
直接经济损失如何去认定直接损失的认定标准是民事主体因不法行为遭受的财产利益直接减少的损失。财产损失的一种。其中既包括侵犯财产权行为造成的财产灭失或毁损,也包括违约行为造成的财产利益的丧失或耗费,还包括侵犯人身权行为造成的直接财产支出关于更多《直接经济损失如何去认定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区别》的疑问,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在律网
一、

直接经济损失如何去认定

  直接损失的认定标准是民事主体因不法行为遭受的财产利益直接减少的损失。财产损失的一种。其中既包括侵犯财产权行为造成的财产灭失或毁损,也包括违约行为造成的财产利益的丧失或耗费,还包括侵犯人身权行为造成的直接财产支出或丧失。

二、

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区别

  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区别:

  1.间接损失不是现有财产的减少,不表现为受害人现实拥有的财产价值量的实际减少,而是受害人应该得到的财产利益因侵权行为的实施而没有得到;

  2.间接损失具有依附性,而直接损失不具有依附性;

  3.直接损失是直观的、现实的财产价值的损失,间接损失虽然也是客观的损失,但不是直观现实的,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才能得出实际的间接损失的量。

三、

直接经济损失的法律依据

  在律网提醒您,直接经济损失的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2条规定: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物质损失,是指被害人因犯罪行为已经遭受的实际损失和必然遭受的损失。

  据此,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既包括犯罪行为已经给被害人造成的物质损失,例如,犯罪分子作案时破坏的门窗、车辆、物品,被害人的医疗费、营养费等,这种损失又称积极损失;

  此外还包括被害人将来必然遭受的物质利益的损失,例如,因伤残减少的劳动收入、今后继续医疗的费用、被毁坏的丰收在望的庄稼等,这种损失又称消极损失。

  但是,被害人应当获得赔偿的损失不包括今后可能得到的或通过努力才能争得的物质利益,比如超产奖、发明奖、加班费等。至于在犯罪过程中因被害人自己的过错造成的损失,则不应由被告人承担。

20
分享
扫一扫进入手机端

免责申明

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头条置顶
顶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