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后经营净利润怎么算_税后经营净利润和净利润的关系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08-10
息税前利润,净利润,税后经营利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现金流量的推算。注会财管避不开,管理用财务报表,首先要弄清楚的两,关于更多税后经营净利润怎么算(税后经营净利润和净利润的关系)的法律相关知识,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息税前利润,净利润,税后经营利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现金流量的推算。

在律网

注会财管避不开,管理用财务报表,首先要弄清楚的两个公式;

净利润和税后经营利润,息税前利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一、息税前利润:顾名思义,是指支付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

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传统利润表中的“利息费用”

(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1-所得税率)=净利润

息税前利润=净利润/(1-T)(又称利润总额)-利息费用

注意:传统利润表中的“利息费用”,不包含资本化的利息费用,资本化的利息费用已经进入资产的价值。

二、税前经营利润=利润总额+管理用利润表中的“利息费用”

税前经营利润=利润总额+利息费用

税后经营净利润=净利润+利息费用*(1-所得税税率)

注意:这里的利息费用包括资本化的利息费用,不仅仅是作为财务费用列支的利息费用,是广义的利息费用。

税后经营利润=营业收入-付现成本费用-折旧摊销-所得税费用(A公式)

三、现金流量的计算

营业现金毛流量=营业收入-付现的成本费用+所得税 (B)

=税后经营利润+折旧摊销 (c)

=(营业收入-总成本费用)*(1-T)+折旧摊销

=(营业收入-付现的成本费用)*(1-T)-折旧摊销*(1-T)+折旧摊销

=(营业收入-付现的成本费用)*(1-T)+折旧摊销*T (d)

(ps:总成本费用包含付现的成本费用,和非付现的成本费用(折旧摊销),公式BCD是考试中常考的公式,一定需要清楚理解,准确记忆的公式)

新建项目的现金流量计算,一般分为三个期间,一建设期,二营业期,三,终结期。

(1) 建设期的计,主要涉及长期资产投资,垫支的营运成本,原有资产变现损益对所得税的影响。

(2) 营业期主要涉及营业现金流量的计算,主要是上述公式BCD的运用。

(3) 终结期现金流量,主要考虑①回收建设期投入的长期资产的价值,②回收垫支的营运资本(千万不要忘记计算)③回收固定资产的残值损益对所得税的影响,资产如果卖赚钱了需要缴税,如果卖亏了可以抵税。

综上所述,以上全部内容就是关于税后经营净利润怎么算(税后经营净利润和净利润的关系)的法律知识介绍,在律网小编希望以上全面内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任何关于法律方面的问题,欢迎你通过在律网咨询相关律师,我们将会竭诚为您解答。

68
分享
扫一扫进入手机端

免责申明

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头条置顶
顶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