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有哪些_法律行为效力判断标准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08-22
(一)有效与生效的关系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是指已经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合法,行为人意思表示中的“民法意思”能够实现。民,关于更多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有哪些(法律行为效力判断标准)的法律相关知识,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一)有效与生效的关系

在律网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是指已经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合法,行为人意思表示中的“民法

意思”能够实现。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有

①民事法律行为成立。不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没有效力问题。

②民事法律行为合法,即“合法有效“

民事法律行为生效,是指合法、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权利可以主张、义务需要履行。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与生效的关系是:

1.有效是生效的前提。

2.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在其成立之时,未必生效。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

一般而言,合法的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即生效。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合法的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却“未生效”,其生效的时间,是在成立之后。

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成立后,存在两种可能性:

①成立即生效

②成立后未生效

在民事法律行为“未生效”的情况下,尽管合同不能履行,但因其合法有效,依然具有法律约束力,故当事人不得任意反悔。

案例 甲与乙订立租赁合同,约定:如果甲出国手续办成,房屋A即由乙承租,月租金2000元,租期3年,甲,乙都在合同上签了字。

(1)合同是否成立?

(2)该合同是否有效?

(3)该合同是否生效?

(4)在出国手续办成之前

①乙可否要求入住房屋?

②乙可否擅自解除租赁合同?

答(1)租赁合同是诺成合同,双方意思表示达成一致,合同即成立。

(2)未发现什么违法事由,合同有效。

(3)否,没生效。

(4)①否,合同未生效,不可履行。

②否,未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仍具有约束力,当事人不得任意反悔。

2.民事法律行为“未生效”的情形

(1)附延缓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2)附始期的民事法律行为;

(3)依法需要审批的民事法律行为;

(4)遗嘱行为

除此之外,一般民事法律行为一概成立了,合法的,就生效。

综上所述,以上全部内容就是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有哪些(法律行为效力判断标准)的法律知识介绍,在律网小编希望以上全面内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任何关于法律方面的问题,欢迎你通过在律网咨询相关律师,我们将会竭诚为您解答。

51
分享
扫一扫进入手机端

免责申明

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头条置顶
顶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