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凶器抢夺中凶器是什么器具如何能评价为凶器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10-21
一、携带凶器抢夺中凶器是什么《刑法》第267条第二款:“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26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这就导致了凶器的对行为人定罪量刑很是重要。凶器,是指关于更多携带凶器抢夺中凶器是什么器具如何能评价为凶器的疑问,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携带凶器抢夺中凶器是什么

《刑法》第267条第二款:“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26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这就导致了凶器的对行为人定罪量刑很是重要。凶器,是指外观上足以使人产生危险感、不安感,客观上足以对他人的生命、身体、安全构成威胁,具有杀伤危险性的器物,其种类并无限制。凶器必须是用于杀伤他人的器具,因此仅具有毁坏物品的特性而不具有杀伤他人机能的器具,不属于凶器。一般而言,凶器可以分为性质上的凶器和用法上的凶器。性质上的凶器,如枪炮、刀剑等有直接杀伤力、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感受到其威胁性的器械;用法上的凶器,即该器具本身不是为了满足杀伤他人的目的而制造或者存在的,例如,木棒、切菜用的刀具、砖块、电工用品等,但是这些东西被利用于杀伤目的时,根据一般的、通行的社会观念,就可以认定这些东西就是凶器。如劈柴用的斧头,用于劈柴时不是凶器,但用于杀伤他人时则是凶器。

二、器具如何能评价为凶器

某一器具是否可以评价为凶器,必须考虑:其一,根据一般社会观念,一般人在面对该器具时,是否会产生危险感觉,如果某种器具在外观上不会使人产生危险感,就难以被认定为凶器。其二,该器具本身杀伤力的高低,杀伤机能低的器具,不可能是凶器,所以,行为人使用的各种仿制品,如塑料制成的仿真手枪、自动步枪、匕首等,虽然在外观上与真实的凶器一样,但由于其杀伤他人的物理性能较低,不能认定为凶器。其三,在司法认定上,该器具用于杀伤目的的可能性程度。其四,器具被携带的必要性、合理性大小,即携带凶器抢夺的行为是否异常、是否易于被他人所模仿,例如,一般人外出时,不会随时携带斧头,携带该器具抢夺的,理当认定为携带凶器抢夺。行为人随身携带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以外的其他器械抢夺,但有证据证明该器械确实不是为了实施犯罪准备的,不以抢劫罪定罪。

以上就是携带凶器抢劫中凶器是什么,器具如何能评价为凶器的一些基础法律知识,由于该问题在实务中很复杂,所以建议您如果遇到此类问题时主动咨询专业律师。

 

 


34
分享
扫一扫进入手机端

免责申明

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头条置顶
顶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