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T+1交易制度,T+1在我国是怎样发展的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10-25
一、T+1交易制度“T+1”交易制度,即当日买进的股票,要到下一个交易日才能卖出。自1995年1月1日起,为了保证股票市场的稳定,防止过度投机,中国股市实行“T关于更多什么是T+1交易制度,T+1在我国是怎样发展的?的疑问,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T+1交易制度

“T+1”交易制度,即当日买进的股票,要到下一个交易日才能卖出。自1995年1月1日起,为了保证股票市场的稳定,防止过度投机,中国股市实行“T+1”交易制度,当日买进的股票,要到下一个交易日才能卖出。同时,对资金仍然实行“T+0”,即当日回笼的资金马上可以使用。

二、T+1在我国的发展

1992年5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在取消涨跌幅限制后实行了T+0交易规则。

1993年11月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取消T+1,实施T+0。

1995年基于防范股市风险的考虑,沪深两市的A股和基金交易又由T+0回转交易方式改回了T+1交收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2001年2月沪深两市的B股市场对内放开,依然执行着T+0回转交易方式。这样,内地投资者在沪深两市做A股、B股交易时,分别执行着T+0和T+1两种交收模式,因此有人建议两市尽快统一此项制度。

2001年12月沪深两市B股由T+0调整为T+1。同时,可转债交易制度却从T+1调整至T+0。《证券法》第106条也明文规定:“证券公司接受委托或者自营,当日买入的证券,不得在当日再行卖出”。这从法律角度规定了我国股市的交易采取T+1方式。

以上就是什么是T+1交易制度,T+1在我国发展的的内容,如果您有相关问题想要深入了解,您可以来电咨询我们的专业律师,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33
分享
扫一扫进入手机端

免责申明

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头条置顶
顶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