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住宅用地是什么意思
城镇住宅用地是指城镇用于生活居住的各类房屋用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不含配套的商业服务设施等用地。

包括:
1、城镇单一住宅用地。城镇居民的普通住宅、公寓、别墅用地;
2、城镇混合住宅用地,城镇居民以居住为主的住宅与工业或商业等混合用地;
3、农村宅基地,农村村民居住的宅基地;
4、空闲宅基地,村庄内部的空闲旧宅基地及其他空闲土地等。
居住用地在城市规划中共分了四类:
1、居住用地指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低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2、居住用地指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3、居住用地指市政公用设施比较齐全、布局不完整、环境一般,或住宅与工业等用地有混合交叉的用地;
4、居住用地指原农村居民住宅用地。
土地使用权出让较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
1、居住用地70年;
2、工业用地50年;
3、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50年;
4、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
5、综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条,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
前款所称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
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
上述内容来源于在律网小编整理发布的城镇住宅用地是什么意思法律知识可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需要更多的法律解答,可在线咨询在律网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