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赠如何界定_捐赠器官怎么捐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11-09
器官捐赠如何界定器官捐赠的界定要看捐赠者是否自愿,被捐赠者是否符合条件,还要看捐赠的器官是否在捐赠的范围内。在律网提醒您注意植物人的器官捐赠的界定,植物人没有思维、记忆、认知、行为和语言能力,但有呼吸和心跳,而且可以有脸部动作。因此关于更多《器官捐赠如何界定捐赠器官怎么捐》的疑问,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在律网
一、

器官捐赠如何界定

  器官捐赠的界定要看捐赠者是否自愿,被捐赠者是否符合条件,还要看捐赠的器官是否在捐赠的范围内。在律网提醒您注意植物人的器官捐赠的界定,植物人没有思维、记忆、认知、行为和语言能力,但有呼吸和心跳,而且可以有脸部动作。因此,植物人虽然丧失了部分大脑功能而暂时失去意识,但是不能捐赠器官。

二、

捐赠器官怎么捐

  捐赠器官的程序如下:

  1.由志愿者持本人身份证到红十字会填写器官捐献自愿书,并指定捐献执行人。

  2.当潜在捐献状态出现后,省级体器官捐献办公室会派相关人员进行核实评估。

  3.当捐献志愿者生命垂危达到待捐状态后填写器官捐献登记表确认捐献。

  4.捐献者经所在医院确认死亡后,由器官捐献办公室通知器官获取组织获取器官。

  5.器官捐献办公室根据器官分配与共享原则对捐献器官进行分配。

  6.器官捐献者完成捐献后的遗体,由医院进行符合伦理原则的医学处理,恢复遗体原貌并协助家属处理善后事宜。

  7.器官捐献办公室建立纪念碑、纪念网站等供亲属缅怀和纪念捐献者,弘扬奉献精神。

  8.对家庭贫困的捐献者家属按有关规定进行困难救助。

三、

器官的捐赠要符合哪些要件

  器官捐赠需要符合下列法律要件:

  1.标的需确定可能

  前面一部分我们已经分析了遗体和遗体器官的有限客观性,因此,这一点是无容置疑的。

  2.意思表示自愿真实。

  即不存在诸如错误、通谋虚伪、受欺诈、受胁迫等问题。

  3.意思表示预设了行为能力适格以及标的之合法性。

  (1)行为人须具备行为能力,才能实施意思表示

  (2)标的妥当

  器官作为限制流通物。对它的处分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基本的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共利益。所以,对器官处分不同于对物权法上的其它物的处分,是有限制的。

30
分享
扫一扫进入手机端

免责申明

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头条置顶
顶部 顶部